您当前位置: 唯学网 » 高考 » 高考备考

2014年高考历史内容

来源:唯学网•教育培训(www.vixue.com)  【唯学网 • 中国教育电子商务平台】 加入收藏

对于2014年的高考生来说,今年的高考有很多变化,上海市高校在录取时将增加动手实践能力考核,在未来高考英语将实现一年多考等等的改革变化,江苏省高考历史在2014年也新增了一些考试知识点,具体新增的高考历史考试知识点如下:

增加的一级高考历史考点有“现代中国的教育”,与现代中国的科技合并为一个一级考点;相应繁衍出两个二级考点:“现代中国的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”、“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”。

增加的三级高考历史考点共八个:“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”、“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技术成就”、“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条件”、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”、“‘文化大革命’对民主法制的践踏”、“国民经济的调整”、“人工合成牛胰岛素”、“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历程与成就”。

⒈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

明朝废丞相、设内阁,清朝设军机处,都进一步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,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,使中国社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。

⒉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技术成就

⑴水利工程:战国时期的都江堰、郑国渠,汉朝的漕渠、白渠和龙首渠。

⑵灌溉工具:曹魏翻车、唐朝筒车、宋朝高转筒车、明清风力水车。

⑶耕作方法:春秋战国时期垄作法,西汉时期代田法;

⑷耕作制度:两汉一年一熟为主; 宋代经济重心转移到江浙地区,江南形成一年两熟制。

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条件

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,引起交通运输业的技术革命,促使资产阶级在世界各地拓展市场,抢占原料产地,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,从而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技术基础。19世纪中后期,一个以欧美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。

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互动的整体化发展趋势,它使经济联系更密切,交通运输更便利,信息传播更快速,从而推动了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,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,世界市场最终形成。

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与发展

依据:⑴历史依据: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; ⑵法律依据:1949年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》 规定,在“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,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”;1954年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》正式确认;1984年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》

五大自治区:内蒙古(1947)、新疆维吾尔(1955)、广西壮族、宁夏回族、西藏自治区(1965年)。

意义: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,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。

⒌“文化大革命”对民主法制的践踏

表现:人民代表大会制度、政治协商制度遭到严重破坏,“文化大革命”的动乱,是对民主与法制的野蛮践踏,使国家民主政治建设严重倒退。

教训:必须建设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,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制度,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法制教育。

⒍ 国民经济的调整

1960年对国民经济实行“调整、巩固、充实、提高”方针,1962年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,1965年,调整任务基本完成。

⒎人工合成牛胰岛素

1965年,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,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,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。

⒏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的基本历程与成就

1949年底,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“确定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,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,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。

1957年毛泽东在《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》中提出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:“我们的教育方针,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、智育、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,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。”

1965年,我国初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。

1966年夏,高考制度被废除,70年代初高校开始招收“工农兵学员”,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。

1977年恢复高考,570万人参加考试;

1983年邓小平为景山学校题词:“教育要面向现代化,面向世界,面向未来”。成为新时期的教育方针;

20世纪80年代,制定《义务教育法》;

1995年,提出实施“科教兴国”战略。

参加2014年江苏省高考文科的考生需根据上面的内容进行复习,这也是2014年高考历史的最新考试内容,更多有关2014年高考新政策、高考成绩查询、高考培训等相关考试通知的请关注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栏目。

0% (0)
0% (10)
已有条评论
新闻浏览排行